把挑战留给孩子,助幼儿健康成长
—例谈攀爬游戏中的挑战性探索
沙溪镇幼教中心东安幼儿园 凌泽音
【摘要】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与权力,随着儿童观教育观的转变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户外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户外挑战游戏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他能够满足幼儿的锻炼和挑战的需求,但游戏的环境中也隐藏了很多冒险与挑战。儿童天生向往冒险与挑战,我园门口的攀爬区便成为了孩子们最爱挑战的区域,而这块山坡的高度对小班幼儿意味着极大的挑战,本文以笔者在攀爬区观察的小班幼儿游戏为例,从关注幼儿经验,环境规划,过程引导等方面,论述教师在组织实施户外挑战游戏时兼容冒险与安全并渗透自我保护的方法。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挑战游戏;组织实施
虞永平教授曾说:“户外游戏不能没有冒险和挑战,否则,就缺乏了情趣,缺乏了努力,缺乏了新的体验,缺乏了获得新的能力的机会。”孩子们对户外游戏的兴趣很大部分来源于户外游戏的挑战,幼儿天生喜爱挑战,他们在挑战中感受乐趣,对于儿童来说,挑战意味着乐趣但也隐藏着风险,适宜的挑战性能够更好地让孩子们体验运动的快乐,挖掘幼儿的潜能,但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指南》指出“幼儿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发育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和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是第一位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只是追求活动的乐趣与挑战,缺少对幼儿的支持与引导,会严重影响活动中的安全性,从而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关注幼儿经验,保障活动安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生命的健康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儿童寻求挑战和冒险,在游戏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到幼儿的实时游戏状况,更重要的是在活动后及时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关注游戏体验,发现安全隐患
小班幼儿年龄小,大肌肉动作处于发展的过程,动作发展还不充分,且对于安全的认识与判断能力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意外,在攀爬区的游戏过程中,大多幼儿能够手脚协调地向上爬,悦悦在攀爬的过程中不断向下看,在中间就停了下来,而成成一直向上爬,爬到了山坡顶上,还想要双脚站立在小山坡上,在活动结束时,我询问了孩子们的游戏体验。“刚刚我们发现了这个小山坡,大家都当了回攀岩高手,你们感觉怎么样啊?”成成:“哇,这个太刺激了,我爬上去比小山坡还要高,老师都发现不了我!”梦梦:“我觉得这个太高了,我爬了好久才上去。”悦悦:“是啊,这个太危险了,要是摔下来的话会很疼的!”蓉蓉:“会受伤的!”我急忙问:“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爬的高,而且不让自己受伤呢?”成成:“不用担心,你们只要用手抓住两边,就不会摔下来的。”梦梦:“爬的时候慢一点,手的力气要大。”在分享游戏中的体验时,不同的幼儿的游戏经验并不相同,幼儿自主的挑战活动需要教师以儿童的视角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2、共同回顾游戏过程,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指南指出:“幼儿在运动前,成人要根据活动需要提出必要的安全要求”,在开展攀爬游戏前,我也会根据活动内容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其中大多是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的理论知识,但孩子们有时不理解讲述内容,导致安全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我开始尝试用视频记录孩子们的活动过程,活动结束回到班级播放视频时,孩子们观察了自己的活动过程,“今天老师把你们的爬山过程记录了下来,看看小登山运动员们的表现吧!”“你看,成成爬的时候都快躺在小山上了。”“才没有,我这样能够抱的更紧,不会摔跤。”“我觉得晟晟爬的最好,他爬的最快”“当然了,我的手力气最大,抓的很用力,才能爬的快!”……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游戏经验,通过幼儿同伴间的讨论,初步了解了活动中可能存在在危险,从而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环境规划,激发幼儿挑战愿望
幼儿有挑战的自然倾向,挑战也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孩子们的自主体锻活动空间,需要教师运用儿童的眼光,结合儿童的需要,合理地规划环境,让环境具有引发儿童的冒险和挑战的可能性。
1、营造愉快氛围,关注个体差异
指南中提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样孩子们在攀爬活动中,不同幼儿的攀爬能力也各不相同,在游戏前,我询问了孩子们的攀登体验,让幼儿自行分组进行游戏,“各位小登山运动员,我们已经有不少人爬到山上了,这一次我们来一场登山比赛,看看能不能爬的比上一次更高!你们准备好了吗?”“我看到了悦悦,加油,你爬的已经比上一次高了,真棒,能不能再加把劲!”“哦,成成也不甘落后,马上就要跟上前面的攀岩选手了!”“小羊组打破了之前的记录,宇宇已经爬到了小山的顶上了,太厉害了!”“今天的比赛我发现选手都很有热情,爬的越来越高了!相信不久就会有更多的攀岩高手了!”“琪琪怎么了?没事累了老师带你走小路下山。”在活动中,我根据不同幼儿的攀爬能力做出了相应的引导,兼顾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坡度,也可以根据需要结束游戏,在活动中关注了幼儿的运动需求与情感体验,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挑战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充分保护幼儿的自信心。
2、活动场地设置,尊重发展水平
在几次的活动后,我发现几个攀岩高手开起了小会,晟晟:“这个小山我已经爬到山顶上了,也没那么难吗!”君君:“我早就爬上去了,我们去骑车吧。”我意识到游戏并未满足孩子们的挑战需要,忽视了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指南》指出:“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 反思之前的攀爬活动,孩子们的攀爬游戏仅限于在园门口的攀爬区,从东至西的“一字型”攀爬游戏,在不影响其他运动区域的情况下,我尝试将活动场地进行了扩展,在小山坡的出口放置了两个小攀爬架,中间用垫子布置了一个穿越火线区,这样,孩子们的游戏从一线型的单程游戏变成了循环型的游戏,且各个活动区域的难度也各不相同,给予了不同幼儿更多的游戏选择。
三、情境融于游戏,引导幼儿科学挑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小班幼儿的游戏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丰富且符合幼儿经验的情境更容易吸引幼儿,引发幼儿的自主挑战。
1.根据生活经验,角色扮演感受情景
正逢国庆,孩子们迎来了一波“从军热”,杰杰:“我最喜欢军人叔叔,他们可厉害了,能够用枪”杨杨:“我要当一个军人叔叔,能够保护国家”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观看了军人叔叔的锻炼视频,孩子们对军人的训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军人叔叔在训练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他们要从一边到另外一边。”“他们有时候会爬高梯子的时候会两个人一起”“爬的时候他们很用力,都流汗了。”“那我们也来学一学军人叔叔,能不能自己靠自己爬上去好不好?”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在场地下面布置了迷彩的垫子,伴随着紧张的音乐,孩子们在挑战活动中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2.热身运动融于情境
热身运动是开展户外体锻的必要前提,有效地开展热身运动能够调节活动气氛,为幼儿做好活动准备,从而提高活动中的安全性,在开展攀爬游戏前,我根据不同幼儿的兴趣,组织了不同的热身活动,“今天我们又要去解救上面的小朋友了,小军人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来和我一起动一动。”“小公主们,艾莎公主也是经历了很多困难才当上了公主,你们想不想来克服困难,成为真正的公主?”在活动前,我通过不同的语言提示,调动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激发幼儿挑战活动前的自主热身,从而更好地做好活动准备。
挑战对于幼儿的意义是与众不同的,通过挑战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探索世界,获得身心的发展与经验的提升,在小班孩子们的攀爬过程中,他们收获了友情,挑战,快乐,成长,相信孩子们还会越爬越高,最终抵达属于他们的高度!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J]
[2]且行切思,且思且行——以“攀爬区”为例谈大班区域性体育游戏的开展[J]陈瑛
[3]挑战性运动课程的建构与开发 [J]邹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