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兔

发布时间:2023-06-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嗨!小兔

一、案例背景

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总是充满了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动物是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更是孩子们成长的伙伴。一天散步路过饲养区,孩子们看到空空的围栏开始聊了起来:

咦!饲养区怎么没有小动物了呀?

“小羊、小兔、大白鹅,他们是不是都去度假去了呀?”

“我觉得是没有人照顾它们,它们就走了。”

“我最喜欢小兔子了,好想再照顾它们。”

“我也想要养小兔子。”

偶然的一次逛街,我们班的孜孜发现了老街上有小兔子售卖,随即我们上报得到了园部支持,答应由中三班幼儿代为照顾。对于小兔子,孩子们有了许多的想法,而此刻,小小饲养员之旅才真正开始。

 

二、活动脉络图















三、关键经验结构图














四、案例实录

第一次遇见

遇见小兔

一早,两位小客人就来到了班级里,中三班的宝贝陆陆续续地上前将兔子围在中间,胆大的孩子还不停用手去摸一摸兔子毛茸茸的脑袋和身体,随后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讨论起来.....

晨晨:“哇!有两只小兔子,它们长得好可爱啊!”
   杰杰:“这个小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玥玥:“兔子的小耳朵长长的。”
   阳阳:“兔子的毛白白的,软软的,摸起来好舒服啊!”

⒉我给小兔取名字

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宝贝们纷纷表示想给小兔子们也取个名字。孩子们趴在兔笼外,大家各抒己见,争相想为小兔子想出一个好名字。

悦涵:“兔兔都长得好像啊,都是白白的,毛绒绒的。”

淇淇:“对啊,我都不知道刚刚摸过的是哪一只小兔子了!”

恬恬:“小兔还没有名字,我们给它取一个吧。”

阳阳:“这只最小最可爱的,我们叫它小彩虹吧!”

团子:“这只胖乎乎的就叫棉花糖吧!”

雨熙:“那我们来投票!”

可由于想法太多,讨论了一会也没有决定出来,因此有的孩子提出了可以开展一次投票。经过大家的投票,“花花”和“七七”两个名字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最后,小兔子们终于有自己的名字啦!

阶段反思:《纲要》中提到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我们追随孩子的脚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兔子朋友,用他们感兴趣、游戏化的方式围绕花花七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兔子的世界。比如,孩子们对“每个人都有名字,兔子叫什么名字?”的疑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正是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积极引导幼儿善于思考,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㈡关于兔兔我知道

兔兔的最爱

兔兔喜欢吃什么呢?在与孩子们开展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胡萝卜、青菜是兔子最喜爱的食物。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调查表后,他们的经验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知道了兔兔还有别的喜欢的食物。

 

 

 

⒉我有许多为什么

可爱的小兔来到了班里,立刻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孩子们对这俩个新朋友表示非常喜欢,也产生了许多的疑问。

妞妞:“兔子蹦蹦跳跳的好可爱呀,我好喜欢呀!”

芯芯:“兔子的嘴巴好像跟我们不太一样。”

天天:“咦?兔子的鼻子在哪儿呀?兔子没有鼻子吗?”

凯凯:“兔子的耳朵为什么一直是竖着的?”

⒊小兔的秘密

孩子们都有一颗充满爱和好奇的心。在与小兔子朝夕相处中,小朋友除了实地观察以外,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知道了小兔子的种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是垂耳兔、海棠兔、侏儒兔等等。小兔子的嘴巴是三瓣型,它们的耳朵非常灵敏,能听见微弱的声音,由于没有汗腺,兔子耳朵还能散热呢。

阶段反思:《纲要》中明确指出:儿童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会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与表现方式。孩子们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和表现自己对花花七七的认知。

   ㈢我是小小饲养员

值日生大行动

只有两只小兔子,大家都想抢着照顾他们,要怎么办呢?经过讨论,我们决定采用轮流的方式每天安排值日生照顾花花和七七。

轩轩:“首先我们要每天坚持帮兔子清理便便。”

潼潼:“那我们可以用扫地的小扫把帮它把兔笼扫干净。”

泽泽:“那个小扫把还是有点大,伸不进兔笼里。”

恬恬:“以前我养兔子时,妈妈帮我做过一把很小的扫把帮忙扫小兔的粑粑,我们可以试一试哦!”

恬恬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孩子们开始在教室中寻找制作“小小扫把”的材料。很快三张A4纸、剪刀、透明胶就准备好了,大家认真的做起了小扫把。后来,小值日生每天都用制作的小扫把将兔子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

杰杰:“妈妈说兔子吃了有露水的食物会拉肚子。”

熙熙:“那以后我们在喂小兔的时候,应该将兔草晾晒一下,将多余的水分晾干。”

浩浩:“晚上兔笼里面应该很冷。”

谦谦:“那周末没有我们的照顾,小兔应该怎么办呀?”

紫梦:“我们去拜托保安叔叔吧!”

⒉兔兔快长大

近期孩子们开展了体检,测量了身高体重,有孩子提出也可以给小兔子称重量身高,记录花花和七七的成长变化。

⒊兔兔搬家记

兔子一天天长大,原来的小笼子已经满足不了它们啦!小小饲养员们决定将兔兔搬迁到更大的屋子里。

阶段反思:教师要支持儿童,首先要尊重和回应儿童的想法和意愿。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基于幼儿的兴趣和想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了解了小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喂养方式等等。在这次充满爱心,充满欢乐的探究旅途中,田宝们把兔子当成是自己的朋友,亲自喂食,贴心照料、处理臭臭,不仅对兔子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培养出了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也慢慢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案例思考(总体思考)

生活即教育,教师通过倾听、观察,捕捉到在散步过程中幼儿对饲养小兔子特别感兴趣,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确定了聚焦点。在课程推进中,孩子们的兴趣点也在发生变化,教师始终作为观察着、支持者、合作者,持续关注着孩子们的变化。

(图一:花花七七调查表)            (图二:我会折小兔)

作为青年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抓住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情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大胆畅想,积极动脑合作解决难题并感受到了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指南》指出教师应该持续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在本次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与小兔子的相处过程,孩子们知道如何照顾,理解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在自然中学习,在自然中成长,感受纯真的教育。我们的课程还未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精彩的故事吧!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东安中三班

分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