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沙溪镇印溪幼教中心教育科研工作总结(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发布时间:2023-06-2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太仓市沙溪镇印溪幼教中心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活力教育”主张,践行“四敢”精神好,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结合中心实际,以科研与研训融合推进,科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现总结如下:

一、多举措赋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⒈进阶阅读,提升理论素养

中心继续根据《印溪幼教中心“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读书活动方案》,结合课改需求,精选《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一书开展“共读一本书”阅读笔记活动,通过领读人精炼信息导读、共读人阅读心得分享的形式,试图形成这样的成效:教师能通过多元研究方法获取儿童的经验和看法,为优化儿童发展与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下辖各园能根据中心阅读计划,立足实际,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实践,如东安幼儿园组织学习优秀课程故事“运用马赛克方法,来一场沙池探秘”,将具体方法的实践可视化、案例化,通过阶段性的案例分享会,指导教师将马赛克方法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岳王幼儿园开展了“每月一读”的集中学习、导读学习以及自主学习,期末,园部、教研组形成进阶阅读案例,教师撰写阅读心得,将阅读进一步提升为教育实践与经验。

⒉分层研训,加快梯队成长

为了加快教师梯队成长,中心针对行政、教研组长、新教师三个团队,开展针对性的研训与实践活动。

行政团队:中心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进行幼儿园行政团队的管理,以推动幼儿园持续健康地发展。首先是组织团队学习,共享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行政会议开展“行政领学”活动,

学习内容既有管理方面的,又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如为了探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园本化评估的工作思路和实施路径,开展了两次专题学习,如《深研<评估指南>,原来幼儿园自我评估需要这样做,超实用!》《孙蔷蔷:幼儿园该如何自我评估园所保教质量》等文章,各园结合所学积极实践,加强梳理提炼,岳王幼儿园的《落实<评估指南>,提升家园共育质量》的园本化实践经验在太仓市幼儿园“落实《评估指南》,提升保教质量”的专题研讨活动中进行分享。

除了理论层面的领学活动,还精心组织了名园的观摩实践活动。4月份,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赴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南京市滨江幼儿园学习培训,在沉浸式的环境与活动观摩、专题讲座等中,拓宽了教育与管理视野,提升了行政的课程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组长团队:主要围绕教研的组织实施能力,聚焦在教研形式单一、深度不够、成效不足等问题,开展开展三期“印纪.组长汇”专题研训活动,有教研计划审议活动,有课程审议观摩研讨,有优秀教研案例交流研讨活动等等,系列活动提升组长教研方案的设计与组织能力,提高幼儿园教研质量。

新教师团队:在上学期“幼儿行为观察、解读与支持”专题研训基础上进一步持续推进,

开展“看见孩子、读懂他——建构活动的识别与支持”、“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基于游戏生成高质量课程”等专题研训活动,不仅有专家理论层面的专业引领,也有聚焦班级观察的实践对话,帮助教师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期末,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汇报课以健康、社会、音乐领域分场展示研讨,6位新入职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积极磨课、上课,既呈现了亮点,如关注了资源的利用,环境材料提供适宜等,也暴露了问题,比如目标定位偏差,对领域核心经验把握不够,师幼互动中幼儿主体地位缺失等,通过此次汇报课,一方面帮助新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日常要加强对教学的研究。

二、潜心教研,促进课改提质

教研是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我们紧抓中心、幼儿园、教研组三级教研,通过沉浸式、持续性的问题导向式教研,切实解决日常实践中的真问题,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

首先是计划审议把方向。中心及下辖各园,始终能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研、巡查、谈话等方式明确切实存在的共性问题,思考学期的教研主题。期初,由中心组织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开展教研(园、组)计划审议,进一步梳理教研目标与思路、举措,确保教研主题的价值性及推进思路的可行性。

其次是教研过程重实效。中心及各园,按照教研计划有序开展教研,既能通过教研评价反思教研的成效,开展跟进式教研,又能挖掘日常实践问题,开展即时性教研。

中心层面:期初,发现教师存在班级计划与周计划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分别开展了“班级计划这样写”“如何写好周计划”的教研活动,通过查阅教师的班级计划和周计划,以部分典型案例作为研讨实证,围绕“班级计划的依据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让周计划各版块内容具体可操作?”等关键问题展开对话,帮助教师在解释、争辩中形成认识和理解,后续做好计划的调整、优化,在再查阅、再指导中提升教师的计划、实践能力。

另外,在区域游戏的观摩中,发现各班益智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普遍问题,如材料投放单一性,玩法固定性等,组织开展“什么样的材料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关于益智区的材料投放”的教研活动,老师们走进益智区游戏现场,观察诊断,依据观察信息,对高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和使用的核心问题展开研讨,提高教师对益智区的材料投放与使用的能力。

印溪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题为“聚焦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区域运动资源优化”,通过按运动能力初步划分户外运动区——借助日常运动观察信息再次调整、优化运动场地设置、材料投放,为幼儿高质量的户外运动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两个教研组分别以“平台用起来,孩子玩起来——基于儿童视角的大平台游戏活动设计”和“聚焦关键经验的语言区材料投放优化”两大主题开展教研,有准备、有实证、有对话、有成效。

东安幼儿园:在前期调研、市级展示、教师实践困惑入手,确定了“研析区域活动材料的运用,支持幼儿经验推进”主题教研活动,以解决材料提供与观察指导推进幼儿经验生长的问题。两个教研组长在前期调研、调查的基础上聚焦问题,以个人研究专题为内容,分别带领组内教师开展了指向幼儿“任务意识”和“师幼互动”两大内容的主题研修。注重将问题回归实践,以持续沉浸式教研落实效。

岳王幼儿园:本学期的教研主题为《“田园”区支持幼儿户外冒险运动游戏推进的路径与方法》,在“明确户外冒险游戏的特征,剖析目前运动场存在的问题”“立足区域场地特点,梳理和规划冒险游戏的可能性”“识别问题”——优化挑战与冒险的环境与材料”“支持儿童”——形成有效冒险游戏支持策略”的递进式教研中,运用现场观察式教研、亲身体验式教研、阅读支持式教研等方式,提升“田园区”运动游戏质量,提高教师游戏的支持能力。

三、深耕课题深化研究实效

中心下辖三园有一个省级规划课题,一个太仓市级重点课题,一个太仓市级微型课题以及三个校本备案课题,各课题均处于深入研究阶段,根据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借助课题研究共同体、幼儿园课题组等团队,加强教科融合,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野趣与挑战:户外冒险游戏提升幼儿运动核心经验的实践研究》

做好理论学习,在中国知网、龙源等网站上检索关于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的书籍和相关文章,进行学习研究。开展实践研究,调查、梳理老师户外冒险游戏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分析依据。借力教研活动,通过系列的跟进循证式教研,切实解决课题研究中的痛点和难点。重视成果提炼,鼓励教师通过视频、照片集、案例集、个案集等方式呈现阶段成果,并积极撰写论文或报告。本学期梳理出运动场地调整方案,小中大不同年龄段材料提供表等。

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MI”:建构生活意趣课程的实践研究》

本学期,在前期研究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课题组进一步厘清了“生活+MI”与幼儿生活、“生活+MI”与生活意趣、“生活+MI”与生活意趣课程间的内涵关系,对生活意趣课程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梳理、丰富幼儿园内外的生活意趣课程资源,聚焦古镇资源的项目式开发,研讨进一步利用的路径与推进策略。

⒊太仓市微型课题《在任务意识养成中实现幼小衔接顺利过渡的实践研究》

积极参加太仓市“幼小衔接”同类课题研究共同体活动,课借助共同体资源,不断优化课题研究的实效。6月,东安幼儿园承办了课题研究共同体活动,向共同体成员展示了课题研究的进程、成效,课题主持人吴彦铭老师执教了大班社会活动《小组长的任务》。该课题于9月将进入结题阶段,本学期,对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准备。                    

⒋三个校本备案课题

三位主持人能够按照计划,规范、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注重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梳理,针对自己的实践均撰写并形成了课题研究论文、案例等成果性资料,下阶段将进入结题阶段。

本学期,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增强,科研氛围高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题申报。申报了省级课题《一百种语言:共享儿童发展图景的“印·童年”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和苏州市级课题《家校社协同构建童心润泽幼儿品德提升微生态的实践研究 》。东安幼儿园的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MI”:建构生活意趣课程的实践研究》做苏州市级课题的进一步优化申报。另外7位教师申报了太仓市级微型课题,各上报课题均完成课题申报表、文献检索等前期准备工作。

四、勤于笔耕,催生研究成果

我们鼓励勤于积累,善于反思,积极撰写论文、随笔、案例,梳理并形成研究成果。

1:上半年论文统计表

(表1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yxyjzx

分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