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专注力的培养
今天在上语言活动时,为了让孩子们的眼神都能集中起来、专注地参与到活动中,活动一开始我便轻轻地跟孩子们说:“让我找找小眼睛?看看小眼睛里是不是都有一个老师呢?”
“我找到了!” “我也找到了!”……
孩子们不停地回应着我,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我精神百倍……可是却发现亮亮的小眼睛不知道停留在什么地方,一脸的无所事事,似乎我的话对他根本没有一点吸引力,自顾低着头,玩弄自己的衣服或许裤子……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我再一次要求小朋友快点找到老师的眼睛,而他对我的提醒根本还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就直接点名了:“亮亮,你的小眼睛呢?本领大不大?让老师看看。”这时他才抬起头来,将刚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来。可不到一分钟,他又把眼睛瞟向了别的地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时不时用眼神关注他,用肢体语言提醒他,试图能够抓住他的注意力,让他能和我们一起学习本领,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但是他始终没有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学习效果当然也是相当的糟糕。
反思整个活动,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根据我对亮亮各方面的观察了解,他的动作都很慢,一直要老师催他,他才开始有所动作。而且在家里大人对他都很溺爱,所以对很多事情都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注意力很不集中,眼神也到处漂游不定。
但并不是每个活动亮亮都处于游离状态,那么今天他这样,我的活动自身肯定也是存在问题的。经过良久的反思,我觉得,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全程吸引幼儿注意力首先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⒈教具的使用
教具的准备是在每一次活动开展之前就必须做好准备的,大到各种现代化电教设备的运用,小到教材的使用,都必须在课前就作好充分的准备。而在这些教具的准备中,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什么样的教具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什么样的东西又能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动感教具和实物教具是最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像今天的活动,虽然我准备了图片来帮助孩子理解,但图片不够形象生动,因而便不能很好地激起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如果我能运用动态的事物,如指偶进行操作,可能更利于让幼儿产生兴趣,更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这个教具可以作适当调整,或者换成指偶,或者图片画的更形象生动,效果一定会更理想。
⒉尽量让幼儿动起来
这次的语言活动,只是单纯地讲述活动,所以时间一长,孩子必然会觉得无趣,也必然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是否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加入幼儿动作表演的内容,让幼儿真正地融入活动,真正地动起手来。比如可以让幼儿来进行表演……幼儿教育提倡让幼儿在亲身体会中感知和发展,那么操作类的、游戏类的便是必不可少的,教条式的教学根本就连幼儿的注意力也无法吸引,那么又如何去谈教学的有效呢?
⒊教师语言的感染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却是贯穿整个活动的引导者,因此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感染力也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怎样说话,怎样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去感染幼儿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很多时候,精彩的效果就产生在教师的一句话语背后。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故意把声音放低一些;表扬注意力集中的幼儿,给予奖励,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总之,教学的策略数不胜数,但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不断地去努力尝试和思索,找到各种适合本班幼儿的方法手段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